关于中秋节思乡的诗句18条

besoo2023-02-16  103

导读:“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误年时约。《踏莎行中秋不见月》陈德武。”在人与网络的交流中,许多人都有分享句子的习惯,句子是有力量的,是有情感的的,是有自我思想的。…

  “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误年时约。《踏莎行中秋不见月》陈德武。”在人与网络的交流中,许多人都有分享句子的习惯,句子是有力量的,是有情感的的,是有自我思想的。那些句子触动你的心灵?下面是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思乡的诗句”,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中秋节思乡的诗句18条

  1、“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谧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2、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中秋待月》陆龟蒙

  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4、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5、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6、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尾犯中秋》曹勋

  7、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篮,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

  8、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

  9、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

  10、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

  11、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

  12、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误年时约。《踏莎行中秋不见月》陈德武

  13、据皇甫冉说,刘方平善画,“墨妙无前,性生笔先”(《刘方平壁画山水》),这首诗的前两句就颇有画意。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宠罩在夜的暗影中。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这不仅进一步从视觉上点出了“更深”,而且把读者的视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让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笼罩着一片夜的静寂,只有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无言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14、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享有盛誉的名句。实际上,他的这点诗意体验,刘方平几百年前就在《月夜》诗中成功地表现过了。刘诗不及苏诗流传,可能和刘诗无句可摘、没有有意识地表现某种“理趣”有关。但宋人习惯于将自己的发现、认识明白告诉读者,而唐人则往往只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诗意感受,不习惯于言理,这之间是本无轩轾之分的。

  15、中外方危疑,秋云挂戍旗。节亦因人净,好作鸳鸯梦。

  16、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1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

  18、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ygwzw.com/read-29154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阳光喔作文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阳光喔作文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