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菊与刀读后感通用

besoo2023-02-05  116

导读:我们在学习中,读完书或文章,都可以去尝试写一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不少人都读过作品这本好书,读后感可以记下来我们在书中神奇的发现。一份规范的作品读后感应该注…

  我们在学习中,读完书或文章,都可以去尝试写一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不少人都读过作品这本好书,读后感可以记下来我们在书中神奇的发现。一份规范的作品读后感应该注意哪些要素呢?下面是阳光喔作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菊与刀读后感",感谢您的参阅。

精选菊与刀读后感通用

菊与刀读后感【篇1】

  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堪称一部“日本的百科全书”,其对日本人性格、日本文化解读的权威性与客观性毋庸置疑。《菊与刀》确实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作者没有去过日本,内容有些过时,不够全面等等。当时二战快要结束,日本败局已定。在此之前尤其在战争中,美国人已经深刻感受到日本文化与自己、与西方国家大不相同。日本人就好像一堆矛盾的组合体,他们既好斗又温和,既自大又礼貌,既顽固又开放,既忠贞又叛逆……如此多的未知,研究日本成为美国的当务之急,为了更好的在战后治理日本,本尼“奉命写书”。可以说目的不纯,而且《菊与刀》问世之前还从来没有一本介绍日本的书,所以本尼所能借鉴的只有文献史料、纪录片,与在美国长大的日本人交流。但我想说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本书对日本的解读能够超过《菊与刀》。

  “耻文化”一词是作者原创的,是本尼迪克特给日本文化类型下的定义,区分于西方国家的“罪文化”。耻感文化,即以耻为主要强制力的文化。罪感文化中的人,在犯了过错比如,衣不得体,或言辞有误后,虽然也会感到懊悔、耻辱,但是他们对此的办法是去忏悔、赎罪,更严重者犯罪坐牢,杀人偿命,从而得到解脱。而耻文化中,人们犯的过错再严重,内心再懊悔,除非恶行被公之于众,除非外人知道,否则不必懊丧。所以他们不需要忏悔,不存在赎罪这个说法,那是自寻烦恼。所以可见,耻文化是更为被动的,需要外部强制力。

  耻文化是《菊与刀》的核心,书中所有观点都是由此发散延伸出来的。既然“耻”为最高,所以日本人对于“嘲弄”是非常敏感的,因为被嘲弄就等于受辱,就会有羞耻感。书中引用日本作家牧野芳雄一句话“杀人杀害的是人的肉体,而嘲弄侮辱杀害的是人的心灵”,“侮辱他人比杀人犯更加无法原谅”,由此延伸出来的是日本人对于“名誉”的极端看重。这与“情义”在日本人生活中与生俱来的重要性是有关的,因为保护自己的名誉也是情义的一种,即“对名分的情义”。

  说到情义,西方罪文化认为,亚当夏娃偷食禁果,人生来有罪,所以赎罪、忏悔是与生俱来的。而日本耻文化中也有与之对应的,与生俱来的,就是“情义”。情义是人生来背负的负担与阴影,对社会的情义、对名誉的情义,情义要求你去履行忠、孝的义务,这种“情义”是一种日本独特的价值观。说回到名誉的问题,电视媒体上经常宣传日本人灾难前临危不乱,观众席上多么干净,更衣室一尘不染,这些都是日本人在乎名誉的体现,日本人总觉得大家都在看着自己,所以要维护自己的名誉,不给别人添麻烦。

  日本人很多在外人看来互相矛盾的人格,无法理解的处世,都是源于对一些普世价值观的独特追求方式。日本武士食不果腹也要口含牙签,作文是为维护身为武士的形象与名誉,包括前面说的讲卫生懂礼貌等,都是值得学习的。但是也有一些病态极端的例子,比如教师犯了口误,学生却不能当堂指出因为这会破坏师长的名誉。更有过分者,比如一个大名让家臣猜测自己名刀的出处,猜错的人出了丑,因此把猜对的人杀了。因为自己的错误去惩罚无辜正确的人,这些都是不值得学习的。

  由此引申出日本的复仇文化。受到侮辱怎么办?复仇就是唯一的办法,能够为复仇抛弃一切的人,是高尚的人,比如《四十七士》。在复仇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尊卑长幼。任你是我的君主还是老板,你侮辱了我,我就会杀了你。由于现代法律的完善,侮辱他人不犯法而杀人犯法,所以攻击方式转而向内,有杀人复仇变为自杀。由此引申出日本的自杀率。

  说到日本自杀率居高不下,很多人认为是生活压力大幸福指数低等等。实则不然,因为自古以来以死谢罪就是被人称赞的美德,大家对此丝毫不抵触,难怪自杀率高。另一个难以理解的现象就是出轨率居高不下,由此引申出日本对于婚姻的态度。

  说到婚姻,对婚姻的情义,更多是履行义务。日本人把婚姻与性爱享乐分得很清,婚姻是夫妻生活,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而婚外恋才是消遣娱乐的来源,享受来自情妇的快乐无伤大雅,在不同场合各得其所。我在家中是模范夫妻,不妨碍我是花柳小巷的常客。而且这里面门道极多,艺妓、情妇、契约等等。

  最后说说日本与二战,关于太平洋战争,书中也解释为“名誉”的问题。日本身为一战战胜国,战后却受到西方列强的制裁,在“伦敦海军条约”、“移民限制法”中被“针对”,日本人视为对自己国家民族的侮辱,日本要发动战争,把那些西方列强打醒,打出亚洲,让他们正视自己在国际的位置。日本也要通过发动战争来获取大国地位,他们要效仿成吉思汗、拿破仑,用军事实力赢得尊重,用堪比希律王的毒辣残暴维持统治,在战场上的万岁冲锋和自杀式攻击,在战场上战死是体现自己武士荣誉最好的机会。但是战争的结果,世界范围内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失败证明日本人的方法是错误的。

  战后日本人对于登陆美军的热情欢迎,与战时态度180度大转变,让美军不可思议。即便战争刚结束,美军士兵孤身一人在日本列车上、街道上也丝毫不用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还会受到热情款待。在外人看来,日本人就是如此“前后矛盾”。为什么?因为保全名誉是日本人持久不变的目标。发动战争是为了获取地位和名誉,既然失败了,没有必要继续坚持旧的阵地,所以日本人在心里没有任何压力,他们对战败看得很开。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就好像这道题用这种方法做不出来,换种办法就好了。现在遵守国际秩序,依靠美国显然比发动战争这个老方法好得多。所以如果你在其他书中看到战败后的日本人在丛林中负隅顽抗很多年,那么一定是作者想当然。“打不过就加入”的例子在日本历史上比比皆是,一位英国人在萨摩藩遭到刺杀,于是英国派遣远征军炮轰萨摩港口。萨摩武士本是傲慢好战的,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萨摩藩没有抵抗,抛弃原来的闭关锁国政策并对英国示好。这难道不有损名誉?日本人却说,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可以转化为帮助自己的垫脚石,一个厚黑的民族。

菊与刀读后感【篇2】

  我告诉自己,困难只是暂时的,从来都没有放弃。

  今天,把《菊与刀》读完了,之前没读这本书是很想不明白,日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为什么那么一个小的国家经济实力却如此强大,那么小的一个国家民族性格却又是如此的残酷。

  读完《菊与刀》,我想我明白了。明白了日本之所以是日本的内在原因,不用解释,你需要去理解。

  最近,给我印象最深,也是接触最多的是日本的动漫。说起日本动漫,我不得不说《火影》中塑造的鸣人形象,已经成为了我的偶像。

  《菊与刀》讲述了日本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特点和文化。

  日本,他的文化和中国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的文化中没有善与恶的区别,认为人内心深处都是善的。所以也就没有报应这一说。日本崇尚情理,只要在情理之中的就是对的,哪怕是恶的。

  日本是一个严格的等级制国家,最高的是天皇,当然实权并不在天皇手中,后面有幕府、大名、武士等等。日本人特别重视忠与孝,所以,你会看到,在战争中,日本人宁可战死,切腹自杀,也不做战俘。日本人的尊严就是战斗到底。在孝方面,体现在日本人的家中,家里面各种礼节,当然在中国就没有那么复杂。

  日本人特别爱干净,每天都洗澡,就像韩国人一样。

  其次就是日本民族中,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一面。日本人在我们看来不可理解,在任何一个国家看来都不可理解。

  日本人讲究各得其所。

  我们文化概念和日本人的往往差异是很大的,甚至是相反的。

  比如,日本人的婚姻和中国甚至其他国家的差别。日本人在婚姻和其他性交往的两码事,妻子是妻子,在外面风流也正常。他们的婚姻就是为了繁衍。

  结婚并不能限制他们的性自由。

  读完《菊与刀》,我的理解是人的精神如菊花,只要精神在,菊花就会艳丽绽放,人的志向如刀,常常清洗锈蚀之迹,刀就会锋利闪烁。

菊与刀读后感【篇3】

  第一次读关于日本文化的书,算是一次科普吧。老实说能读懂40%,只能说对日本文化有一个很粗浅的认知。另外这本书成书的年代比较早,可能很多观点在现在已经不适用,作者是一个美国人,作为一个外国人了解异国文化时容易以偏概全,看不到细处。加上又从英文翻译成中文其中或许又会有于作者原意有所出入。但是,对于我而言还是收获很多。

  1.对日本人的忠诚和报复这样矛盾的心理有所理解

  2.对他们的自尊和耻感文化有所了解。

  3.关于他们对生命的态度,他们认为残废的人是无用的人,在战争时期他们很少设有医疗队救治伤员,战士一旦负伤他们认为这个人已经没有价值应该放弃。现在看这样做很不人道,但是结合当时日本的资源紧张的情况,又似乎说的过去。我觉得这是符合优胜劣汰的一种选择的,只是这里认为因素加强了而已。现代人面临很多疾病或者不治之症,各大保险销售乐此不疲的告诉你有了保险在面对大病时没有后顾之忧,保险公司砸钱给你治治治,但是我认同日本人的观点,有一些病既然知道结果,就不用再继续花费周张了。每个人都会面临死,或早或晚,人应该要有活在当下的认真,也应该学习心中成佛无视自我的态度。

  4.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在读禅者的初心,本书里看到一些关于禅宗的内容算是对禅者的初心的一个补充,之前在看禅者初心时不能理解作者说每个人自己就是佛的观点,现在有点理解了。以前不知道那里听过有人对禅宗有点不屑一顾,觉得禅宗是佛教修行最轻松自由的方式,当然一点不置可否轻蔑的意思,认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有佛心似乎不可能,然而我觉得如果有佛心是不在乎仪式的,我能理解作者说的,任何时候都是禅修,这样才是一种真正的圆融吧。

  5.关于教育那一块内容,作者写的很细比较全面,仿佛看到了我们父母教育我们的时候的影子,真的不喜欢父母拿一些对孩子很重要,至少对幼小心灵很重要的事情来开玩笑,我觉得一点意义都没有。带着孩子下楼,遇到小区老太太总喜欢拿要玩孩子玩具来和孩子开玩笑,以此反复为乐。我觉得一个玩具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是心爱的东西,他不愿意给别人并不是他自私,而是每一个人都会珍视自己心爱的东西的一种本能。感觉这种玩笑就像现在问,你吃了吗一样多余又无聊。

  6.欣赏日本人向优秀文化学习并且转化为自身文化毫无违和感的能力,我们的学习往往出现邯郸学步或东施效颦的结局,学以致用,是应该用于自身,而不是机械的吸收,盲目的使用。或许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随时应该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比学什么更加重要。

  最近在听一些日本的轻音乐,以前接触的最多的是故乡的原风景是因为TVB的金庸剧很喜欢用它作为插曲,后面是有关宫崎骏动画的音乐,但是最近有一首音乐让我每听一次就落泪一次,一点没有矫揉造作,好像那个旋律就在我生命里回响了很久很久了。出于喜好也好出于学习以补充自己的无知增加谈资也好,我想我都会继续读一些关于日本文化的书,希望有一天能亲自到当地感受一下他们的文化看一看美丽的风景和寺庙。

菊与刀读后感【篇4】

  如果不加入本书的写作背景,很难对二战之后的日本和如今的日本做出客观的评价,本书完成于日本二战战败重建下的大背景中。

  作者以人类学家的身份去实证和考察了日本人的文化和习俗行程,以日本家庭为单位分析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一系列外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和信仰:日本人从引入大唐文化时就开始选择性的吸收吸纳中国文化,把其中的忠孝彻底吸收且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却把中国人作为最高道德标准的仁完全抛弃。逐渐形成了日本独有的等级制度,每个人在自己的等级中各安其分。日本人在这个道德标准中被安上了对社会的义务和对事物的情面的重担,他们以去承担人生中的责任和洗刷自己的屈辱为勇敢的行为,即使去违抗自己的内心意愿,牺牲自己的幸福也在所不惜。当自己做不到时,例如忠孝俩难全时,自杀也成为了保护自己成全自己名节的唯一途径。

  在二战期间,日本天皇被政治家们塑造成为了等级制中出于绝对主导的地位,对天皇具有无限的忠诚度,所以在天皇下令前他们可以以竹枪为武器战斗,而在天皇下命令之后可以立马束手就擒。

  所以对于战后的日本,摧毁其等级制度和天皇信仰是一个很好的重塑日本发展方向的方法,可是日本文化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无法被改变,他们可以认为肉体的享乐可以无所限制,可是对于纵情享乐而遗忘自己义务的人却被认为是懦夫。他们可以对日本天皇无限忠诚,却又可以在选择另一个主人时仍然对新主人无限忠诚。他们可以在战斗到最后一刻拼死最后一个美国人,却也可以在战败后对美国人夹道欢迎。他们罢工的方式是把管理者赶下台,以超高的效率让管理者们无地自容。

  日本人的行为则好像是:择定一条道路便全力以赴,如果失败,就很自然地选择另一条道路。他们似乎很容易放下过去,以过去军国主义的道路不能实现的日本强国梦,他们换了一种和平主义的方式重新来实现。

菊与刀读后感【篇5】

  这是一本相当难懂的书,基于本身它的研究对象---日本,就有很大的矛盾性。而且美式描写方法加上人类学家的研究方式,这本书让我拥有了很深的感受。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此处用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

  天皇在历史上一直扮演着一个傀儡的角色,但是日本民众对天皇的强烈“尽忠”感却从未消失,这种特殊的感情,支配着他们做出与我们所认定的价值法则相悖的事。《菊与刀》在描述这种抽象情感时,用了二战这一具体事件来体现。上午手中还紧紧握着枪杆,下午便悠闲的上街采购物资。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日本人本身并无自觉。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日本对与道义与军部的坚定感,促使他们的军国主义思想在现在依旧主导着他们的内政外交活动。

  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表示“义务”的词汇往往涵盖一个人的负债意识——从最大到最小,这个词便是“恩”。“一杯冰水纵然微不足道,但总归我钱那个家伙一份情,这会影响我的荣誉。不管是一钱抑或半钱,背负着这份人情债,我将死不瞑目……”对琐事如此过敏,如此痛苦而且易于受到伤害在日本被视为美德。欠债意识会使人很容易被冒犯,日本人证明了这一点。日本人否认美德有与邪恶作斗争的含义,没有任何恶是人类灵魂所固有的,那些“粗暴”也只是“人之常情”,是人类不应该谴责的幸事。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除了要看到自己外,也要看到别人。只有一起合作,才能长远的发展下去。

菊与刀读后感【篇6】

  《菊与刀》读后感800字!

  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喜欢泡澡?

  相信很多喜欢看日漫的朋友都会注意到,在日漫中经常会出现日本人泡澡、泡温泉的画面。

  在日本,如果是在家里泡澡,可以是家里人轮流泡,先是地位高的长辈,然后是晚辈;也可以家里人一起泡,泡澡对于他们类似广州人生活里的早茶,四川人生活中的辣椒,都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日本人对在家泡澡或者是泡温泉情有独钟呢?首先一个原因是地理因素,因为日本是一个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家的国家,板块与板块交界,地质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所以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很多~!正所谓“不泡白不泡,泡了不白泡”。

  其次,对泡澡的喜爱也与日本人对喜爱洁净和厌恶污秽的心理特性有很大关系。日本人认为只要身上沾染一点肮脏,就会感觉到受辱,而通过沐浴则能洗净他人投来的污泥,消除自己的罪恶感。

  所以在日本的街道上,大家也可以看到是非常干净舒服的。最后,因为日本人重视肉体的享受。他们追求享乐、尊重享乐,认为只要不过度,不妨碍人生大事即可。

  这里值得重视的是,日本对待世俗的观点和我们中国传统观念很不一样,在我们的文化中,“性”、“口腹之欲”这些“肉体的享乐”并不值得推崇,它更像是罪恶的存在。就像是古时候,只要翻到书本上描写君王沉迷“酒色”,我们就大致可以判断这个朝代离灭亡不远了;但是日本不然,纵然日本《源氏物语》中的男主角滥情比西门庆更甚,但是书中却丝毫没有出现对这种行为的唾弃,更没有将其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

  再如,提到和尚,我们可能会联想到“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一种脱俗、纯洁的感觉,但绝不会认为这个词会和妻子、酒联系在一起。

  但是,好几年前,曾经有一个有趣的新闻,因为国人发现,在日本,和尚是可以喝酒甚至娶老婆的。

  这背后就是中日对待肉体享受的观念的区别,就像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言,对日本人来说,肉体享受不是罪恶,只要将其放到人生低微位置,不将其视为正式的生活方式沉迷其中即可。

  下一次,我们再来聊一聊究竟什么对日本人来说是第一位的。

菊与刀读后感【篇7】

  日本的“菊”与“刀”——《菊与刀》读后感

  日本,对于我来讲,我觉得是一个既让我有点小恨又让我敬佩的国家。小恨源于历史,敬佩在于它的发展。我一直很想要了解,日本人是以怎样一种生物存在的。

  选择《菊与刀》,感性的讲是因为这本书的名字。理性分析,是因为“菊”与“刀”的特别代表性,从书名就能看透一二。“菊”,看似柔弱却无比坚韧,凋谢却不掉花瓣,展现了女性的温雅哀怨之美,以及日本人刚毅的精神,菊花也是日本皇家家徽;“刀”,刚硬而冰冷,表现了男人的勇猛,是日本武士道精神和暴力的象征。“菊”与“刀”双层涵义,象征日本民族的矛盾人格或日本文化的双重性。这本书看来许久,终于有时间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读后感了。

  《菊与刀》是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美日交战之时,奉美国政府之命,为了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二战后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日本。1946年正式出版,1949年出版日本版。

  本书共有13章,第1章作者简述了其写作背景、缘由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可以说,她以文化人类学家的视角分析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研究方法让人耳目一新,这也是这本著作的新颖之处。由于写作背景正处于战争时期,实地考察实在不现实,作者利用图书文献,分析历史事件和统计材料,并从日本的文字宣传或口头宣传的词句中,以及影视作品中追踪其发展。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研究方式,在出版后遭受了许多人的质疑和讨论。日本学家川岛武宜指出,本书注重“理论分析”,比较全面的分析了日本的文化,但是缺乏历史的分析,并且以偏概全,“将日本人作为一个总体考察,这是必要的,但是日本人中也有阶层、职业、地区、知识水平等各种具体的差异”。和辻哲朗认为,作者本书研究的主体更像“日本军人”和“日本军人的思考方式”,而不是“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模式”,我读后也有这种感觉,也许是处于写作目的和战争的需要,作者更偏向于研究日本军人和军事。

  著作的第3章、第5—6章、第10章、第11章、第12各章分论等级制、恩、义理、名誉、人情、道德、修养、儿童教育。第2章讲述了战争中的日本人对待战争的态度,即以“精神做食粮”,他们认为战争中的物质力量注定必将失败;第4章陈述了日本著名的改革——明治维新,对于本次改革我就不作过多的赘述;第13章,简单阐述了二战后,投降后的日本,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让人觉得咋舌,日本败的干脆利落,但又很快在美国的扶持之下迅速崛起。

  从作者的思路来看,日本文化主要包含“等级制”、“军国主义”、“耻文化”,它们贯穿于日本人特性和日本文化的始终。作者从日本的等级制度、恩怨情仇、社会习俗、改革教育谈起,层层深入,启人深思。

  01、首先,“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这是日本人最基本的行动模式,换言之即日本人喜欢在一个既定的等级模式之下生存,微观方面来讲,在一个家庭里,老幼地位清晰,男女分工明确。宏观方面来讲,天皇、武士、平民等级分明,天皇作为他们唯一领袖,最高的精神支柱,在日本文化中扮演这着重要角色。接着,本书注重日军作战之疯狂表现,并且列举了详细的例子。事实上日军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疯狂之举,正是日本近代以来军事现代化和军国主义化的产物。日本现代军队分为以长洲藩阀为主力的陆军和以萨摩藩阀为主力的海军,陆军海军军阀为强化自身势力都改造了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道,强化官兵的愚忠和盲目献身精神。也许,对日本军事和军人的分析,这是美国当时最为需要的资料。日本人给人的直观映像是很“懂礼貌”,我挺喜欢逛成都的伊藤,虽然是日本的企业,可是不得不说人家服务做得很到位。我想也许是受“等级制度”的影响,男尊女卑,身份等级分层清楚的缘故吧。

  02、再者,本书细细讲述了日本的“恩义情仇”。一是“恩”。日本人认为的“恩”是“债务”,“报恩”是偿还“恩”的过程。“欠恩不是美德,报恩则是懿行”。日本人还把“恩”分为不同范畴,一种是在数量上和持续时间上都是无限的,这样的“恩”称作“义务”,这样的义务包含两类:一类是报答父母的“恩”——孝道;一类是报答天皇的“恩”——忠诚。另一种是在数量相等并须在特定时间偿还的“恩”。

  二是“义理”。“义理”是日本所特有的,“义理”不同于“义务”,在“义务”的定义中并没有“不愿意”做的意思,而对“义理”的报答则充满了内心的不快。作者将日本的这种“义理”归为了两类:一是“社会的义理”,即“报答义理”,亦即向同伙人报恩的义务,履行契约型的关系;百家笔记网另一种是“对名誉的义理”,即保持名誉不受任何玷污的责任。作者还指出,当“义理”与“忠”相冲突时,人们可以堂堂正正的选择“义理”。“懂义理”就是终身忠于主君以诚报答,“报答义理”就是把生命献给主君。特此,作者引用了《四十七士物语》中的“四十七士”的故事,展现日本人在“忠”与“义理”矛盾时的抉择。

  三是“名誉”。说到“名誉”,是“耻感文化”最明显的表现。日本人认为,只要受到侮辱、毁谤及失败未得到报复,或未被雪除,“世界就不平衡”。武士会为了名誉切腹自杀。也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已经深入日本军人的内心,在面对战争时,他们总是抱着“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决心吧。在我看来,日本人的“耻辱文化”就是太重面子,自尊心太强。正如他们的《战阵训》:“生不受俘囚之辱,死不留罪祸之污名”“荣誉就是战斗至死”“他丧失了名誉,对于从前的生活来说,他已经是个‘死人’了”等等。

  四是“人情”。现在谈到日本,我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的美食和桑拿。我不得不说,日本人把肉体的享乐(泡澡)、睡觉、吃饭、浪漫主义的恋爱等都看作是“人情”,我的理解便是“人之常情”。“在日本的哲学中,肉体不是罪恶。享受可能的肉体快乐不是犯罪,精神与肉体不是宇宙中对立的两大势力,这种信条逻辑上导致一个结论,即世界并非善与恶的战场”。由此观之,日本也是一个懂得享受人生的民族。正如他们的日本料理,简单而精致。

  在日本文化中,不得不说受到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人认为生是由“忠的世界”、“孝的世界”、“义理的世界”、“仁的世界”、“人情的世界”及其他许多世界构成。

  03、接着,不得不谈日本的“自我修养”。日本人非常重视自我修养,这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发扬日本精神,更深层次就是改善自我驾驭生活的能力;二是从佛家的角度讲,他们的目标便是达到“圆熟”,可以达到专心做事的境界。但是日本的佛教信仰并不像我国的佛教信仰“出世不能入世”“八戒”,修行的目的是进入涅槃不在轮回,日本的佛教信仰是追求一种“出世”,深受务实观念影响,他们可以娶妻生子。

  04、最后,我想说说日本的教育。鲁思将日本与美国的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日本的人生曲线与美国的人生曲线正好相反”,但是两国都“允许婴儿和老人有最大的自由和任性”,在教育安排上,都确保了一个能够在壮年时期尽力参与本国文化的机会。不同在于,“在美国,我们依靠增加壮年期的个人选择自由来保证达到这一目标,;在日本,则依靠最大限度的个人约束个人,尽管这个时期人的体力最强,谋生能力最高,却仍然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作者指出,“他们坚信约束是最好的精神训练(修养),能够产生靠自由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虽然日本人在最活跃、最有创造性别的壮年时期受到最大的约束,却不是终生受约束,幼年和老年时期则是‘自由的领地’”。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在幼儿和成人两个阶段是有所区别的。我们看美日的教育理念,再反思中国的教育,“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激励”了多少人,又“耽误”了多少孩子。这不是家长的错、也不是教师的错,是时代的趋势。当你随着孩子天性,成全他的自由和童年时,直到孩子一上学你发现,你的孩子1+1不会,而“别人家”的孩子都会乘法表了,你家的孩子只会“玩泥巴”,“别人家”的孩子“琴棋书画、舞蹈歌曲”样样精通,你难道不会着急?在我看来,这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后果。当我们回过头,看看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那叫一个奋斗史,为了考上好大学到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可是,考上上大学后,有多少同学是继续奋发向上的呢?貌似以前“受的苦”,来到大学就要彻底释放,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苦读书的孩子,创新思维哪里去了,综合能力哪里去了?我的回答,“消失在希望的田野里了”。

  这本书,对于日本人的性格,鲁思倒是总结得很到位:“日本人生性及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征服。他们的士兵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难怪,在二战战败后,他们作为战败国,败的那么彻底,居然还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重新站起来。并不是说,他们忘掉了自己的尊严,忽视了所谓的荣誉和耻辱,而正是因为他们看重这些,才让他们成长如此之快,正所谓“大丈夫,能曲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也许就是他们矛盾的国民性最明显的表现。

  通过鲁思,我大概从一个美国人的眼中,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日本。虽然这本书还是存在不足之处,但是我们要结合著作的背景来思考,也就不难发现这也是在情理之中。我也不会仅仅凭这本书就断定日本或者日本民族,因为我们看待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应该坚持全面的、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如今的日本也许还存在一些我们所认为的“劣根性”,但是也进步却占主要。他们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善于学习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

  05、阅读此书,我有两大收获:一是,当我们为了某种目的去了解一个对象时,要全面的去了解,不能够只是孤立的去看待。正如,美国,为了达到自己战胜日本和管控日本的目的,除了研究日本的军事,连他们的风俗习惯、人情世故、民族特性都全方位了解,而这些方面也正是日本国民性形成的源头所在。二是,深入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能够更好的了解本民族和本国国情。处于和平年代,少了看得见的战争,却多了看不见的硝烟,因此为了把握竞争的主动权,一定要知己知彼。

  也许我们看日本人,他们是矛盾的,可是谁又不是不矛盾的呢?

菊与刀读后感【篇8】

  何谓菊何谓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代表着千百年来神圣天皇的无上威严。“刀”是武士道文化象征,代表着日本人重若千钧的“身份”和“名誉”。

  菊曰忠、刀曰义,菊与刀,视为忠义。

  “菊”是富于情调的菊花,代表着对自然和享乐生活的追求向往。“刀”是刀口向内的压力,代表着道德体系下不容回避的义务。

  菊曰乐、刀曰悲,菊与刀,视为矛盾又共生的二元性。

  可惜的是,忠义缺了仁,乐悲缺了诚,使得日本人游走于自由与自律的边界之中,徘徊于自己与他人的看法之中,不得片刻喘息。

  不由感慨,自始至终日本都如一个世间的弃儿,它飘零在一座孤单的岛上,与世相绝、未谙世事,在一方天地间默默修行、四方求学,它的心里既有极端的偏见与傲慢,也有世外的悠闲与自怡,同样是世界大战兴风作浪的始作俑者,德国在欧洲承担了越来越重的责任,而日本,在东亚的地缘政治中始终走在边缘、积蓄力量,它注定无法理解这人世间的善与恶,其所信奉的始终只能是强与弱、胜与败的孤独法则,如何不让人唏嘘呢?

菊与刀读后感【篇9】

  这是一本深入剖析日本人性格的文化经典书籍。作为美国政府委托研究的产物,这本书更是成了美国战后决定对日政策的决策依据,深刻影响了战后日本的命运和格局。

  之所以叫《菊与刀》是因为菊花是日本皇室的代表,刀是日本武士的代表。

  1、关于报恩:因为报恩的心理负担太重,所以整个日本民族都在日常生活中小心翼翼地避免让别人背负上一种恩情。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天平能够在欠恩和报恩之间保持平衡。否则他们内心会一直处在纠结自责的状态。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甚至有一条法律规定:“遇到争端,无关者不得干预。”就是出于这种报恩文化的影响,避免因为帮忙而让人陷入必须报恩的负担之中。而一旦日本人决定报恩,就几乎是毫无原则的。

  2、耻感文化:西方人做错了一件事,不论别人是否知道,他们都会产生一种罪恶感,并强调内心的忏悔和赎罪,这是罪感文化的表现。但是耻感文化就不一样,他们不太讲究一件事本身的是非,而是看重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羞耻感。换句话说,如果别人不知道,不去羞辱自己,就可以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而不会自己主动地忏悔和赎罪。所以,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以后,他们想的可能是极力先掩饰和否定,避免让别人知道。

  日本人确实会压抑自己的天性,但原因是对名誉的重视,而不是像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出于心理扭曲。日本人对于名誉极度珍惜,正是因为这种非常敏感的耻感文化,才会为了一点名誉的受辱而选择自杀,用这种方式挽回名誉。

  3、道德观:日本人对感官享乐特别宽容。因为在日本人看来,肉体根本不是罪恶。追求肉体的快感没有任何可以感到羞耻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色情产业比较发达。

  金句:

  1.对日本人来讲,突然受到生疏者的恩是最讨厌的事。除了警察以外,任何人随便插手都会使对方背上恩情。

  2.中国的“仁”的概念在日本贬得一文不值,从而“孝”在日本就成了必须履行的义务,只有在和与天皇的义务发生冲突时才可以被废除。

  3.复仇是特定场合需要执行的一类“道义”,除此之外,还包括镇定、克制的行为。直至今日,仍有人在除夕之夜自杀,只是为了挽救自己的声誉。(日本的报复行为已经很少)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的名誉观念日趋淡薄,而是意味着对失败和侮辱的反应由进攻性越来越趋向于自卫性,已更多地以自我心理麻痹来代替挑起不必要的斗争。

  4.日本人一方面培养肉体享乐,另一方面又规定不能纵情沉溺于享乐,人们的生活变得很矛盾。他们像培养艺术一样享受肉体,在品位之后,又牺牲享乐,去履行义务。

  5.真正的耻感文化是依靠外部约束来行善的,真正的罪感文化则是靠内心的知罪行善的。

  6.日本人的人生轨迹与美国人正好相反,是很明显的浅底U字形曲线,他们国家的老人小孩是最自由、最随意的,小孩长大了,约束也就多了,结婚前后个人自由度是最低的。

菊与刀读后感【篇10】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士道的象征,这二者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温和又好斗,爱美又黩武,尚礼又倨傲,善变又顽固,驯服又专断,忠贞又反叛,勇敢又怯懦。

  本是作为一个西方人没有带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比较冷静的旁观者来写这本书的,应该是比较客观吧,这本书在日本也引起轰动。

  我的爷爷是在抗日战争时加入共产党打日本人的,他的两个血气方刚堂弟当时还在北京和天津的大学读书,立即会到家乡抗日,当时的蒋介石消极抗日,所以抗日的都加入了共产党。我爷爷是一方地主,带了村子里有血性的年轻人一起加入抗日

  后来,她的两位堂弟壮烈牺牲,并不是被日本人,反而是被国民党杀害,非常惨烈。他们的名字还在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刻着。对于当初日本人的凶残,爷爷奶奶一直记忆犹新,那么多的中国人,那么大的中国一下子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日本人整个村庄的屠杀。为什么?爷爷最气愤的日本人再凶残也是明枪明刀的,最可恶就是那些助纣为虐的汉奸,没有他们日本人只不过是没有翅膀的老鹰。汉奸给日本人出谋划策的残害自己的同胞,而且是暗箭难防。

  经常听到这种评价,中国人单打独斗是条龙,在一起就内斗--不团结。我不知道这样的评价是否正确,但起码可以引以为戒。强大的堡垒,从内部更容易攻破。比如说,一些外贸出口的产品,同是中国的企业能不能有全居观念,不要相互砍价格挖墙角,大家团结起来,有一个行业联盟,大家都赚钱,不好吗?。其实从本的描述中并没有表扬日本人聪明,聪明并不是日本人的强项,相反中国人反而被认为聪明,聪明的人为什么没有优势呢?什么时候才能像美国人那样被日本人崇拜。是不是我们也有自己的缺点,因为每个人都太过聪明,太过聪明,就容易太过自我。

  西方国家老是说我们不民主,恐怕西方似的民主在中国会产生水土不服吧。也许我们自己的人类学专家可以像本一样研究研究,探讨探讨了。

菊与刀读后感【篇11】

  首先,个人认为译林版本比这个版本要好,语言更通畅意思更明确

  其次,以下这段话——

  “极度好战又极度温和

  极度黩武又极度爱美

  极度粗鲁傲慢又极度彬彬有礼

  极度死板又极度灵活

  极度恭顺又极度讨厌被使唤

  极度忠诚又极度反叛

  极度勇敢而又极度胆小

  极度保守而又极度喜欢新事物”

  总结的相当不错,算是本书的一个读书指导,读完这本书你才能知道,日本人是以及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最后,谈谈我的收获。

  哪怕读完这本书,我也不能完全理解日本人的思维,也不能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去看待他们。我觉得,与中国人喜欢中庸不同,日本人很极端,当然每个人都是复杂而矛盾的,我不能以我的偏西方的标准去评价一个与我们文化差异那么大的民族。虽然早期日本是向中国学习的,但是确实是发展出了“日本特色”。我个人感觉我们这一代的中国人的思维受五四影响太大了,所以去看待日本文化的时候,就如同作者一样会有匪夷所思的感觉,我们认为矛盾的,却是日本文化中顺理成章的。至于日本文化到底如何,那是需要通过这本书以及其他书以及其他途径去感受的,我读完最大的感受不是觉得自己稍微了解了一些日本人的观念因而可以稍微想通他们的小说或动漫中反映的东西,而是认识到了社会大背景对一个人的润物无声的影响,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文化形态中,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潜意识,我们不能因为别人与我们不同就要去以我们的标准去衡量对方。看待问题,思考问题,需要大格局,可以选择不信奉,但是应该包容。历史文化是不可以复制的,因而一个民族的社会潜意识也是不可能被外人完全体悟的。比如日本的“工匠精神”美国的“自由平等”,我们去学,也只能学其表,不得其本质,外国人学孔孟之道亦是如此。

菊与刀读后感【篇12】

  提到,年长者可能恨得咬牙切齿;年轻人却喜欢得不行不行。去过日本的人都会被这个国家的秩序井然和优雅精致打动。但日本人又有另一面:野心勃勃、残酷无情、猥琐下流。这么极端的两面居然在日本人身上完美地融合。原因有几方面:

  1、地理决定论

  一直觉得和很相似—岛国,分别与富饶的亚洲、欧洲大陆隔海相望,自身资源贫乏。发迹的方法是靠侵略。骨子里都是狼性的海盗。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又各自制定了很多规则要求百姓遵守。所以国民又都遵守秩序彬彬有礼。日本人的谦和和英国人的绅士风度闻名世界。秩序长期压抑天然的狼性,催生双标的道德标准。所以艺妓闻名于世;️流氓臭名昭著。

  2、规则与道义的辩证

  日本人和中国人从根本上不一样。中国人看上去中庸、逆来顺受,其实有反骨:朝代更迭都是靠反叛前朝、毒杀皇帝、农民起义;日本人表面野蛮残忍,却为了整体国力增强而严守秩序,无论这秩序是谁定的。没有最看重的“仁”的概念,因为他们生活在资源贫瘠的岛国。再仁义,什么都不计较,只能等死。他们不是不学中国文化,而是有选择地学习—学习那些对他们有利的文化。比如,“忠”,使统治阶级有效控制下层百姓;“孝”,家庭内部,长辈控制晚辈。日本人很精明,他们不是胡乱地扭曲地篡改中国文化,而是要把中国文化改成对本国发展扩张有利的文化。

  3、为达目的能屈能伸

  弹丸小国处心积虑地要发展壮大。初期只能靠侵略。战败就认输,但绝不服软。因为日本人觉得服软有损尊严,是极大的侮辱。我战败我认栽;不服软表明我不怕你,我打心底瞧不上你。侵略能发达就侵略;侵略不能发达,就调整战略,干别的发达,很灵活。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ygwzw.com/read-29045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阳光喔作文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阳光喔作文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