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1000字精选

besoo2023-06-30  89

导读:看电影成了现代青年最热爱的社交方式之一,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跟着情节思考。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什么样的作品观后感算…

  看电影成了现代青年最热爱的社交方式之一,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跟着情节思考。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什么样的作品观后感算是优秀的?您对撰写作品的观后感有什么好的想法吗?阳光喔作文网编辑收集并整理了“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1000字精选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1

  看到《我们是第一书记》宣传海报的的瞬间,我们是第一书记七个大字涌入眼帘,其上一行小字写着近一亿人的命运由此改变,超1800人为之牺牲奉献,画面正中一轮硕大的红日从连绵的大地群山尽头升起。瞬间感觉自己被击中,那是源于我与电影的主角们,第一书记,干着同样扎根基层土壤的工作。但作为选调生的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第一书记是经验更为丰富的前辈,看电影的过程与其说是一场观影,不如说是一场观摩学习。

  学习勇于开拓,做群众的致富领路人。影片开幕就展现了青藏高原的壮美景色,但非彩色而是压抑的黑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这片壮美的背后是贫瘠。这里是平均海拔高达4400米的喜马拉雅山北麓,严酷险峻的自然条件导致村民一度因为贫困无法维持正常生活。面对这里的酷寒环境和部分村民的不信任,旺青罗布书记苦思出路,谋划方案,劝说村民,兴办养殖合作社;又亲自带领村民建设养殖圈舍,谈判草料价格,防守狼群袭扰,联系销路卖家......如此奋战两年多,旺青罗布书记带领全村如期脱贫,在贫瘠的高原上开拓出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

  学习关怀备至,做群众的暖心劝学人。村里家家户户都认识他,他也了解家家户户的情况,胡小明书记对村情知根知底,和群众们心贴心,对工作鞠躬尽粹,仅仅2个月时间,他就徒步近200里,入户150余次,走访群众600多人。如此,他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兴教育、练内功,阻断贫困的代际传达,才能让这个曾经一度只有两个初中毕业生的彝族山村拔穷根、挪穷窝,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他积极拉动200万元帮扶资金建设 一村一幼工程,在2017年春季实现全乡幼儿入学全覆盖。影片中还记录下胡小明书记直面辍学初中生,用理劝说,用爱感化,从校园、家庭多方开展工作,力争全村没有一个适龄失学儿童。

  学习栉风沐雨,做群众的家园建设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这是属于黔西南大山深处坡头村的真实写照。易地搬迁,成为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刘恭利作为第一书记,全面负责本村此项工作。然而,世代居住在此的村民安土重迁,恨是恨这个地方,但是你无法走出去,生在哪里,就死在哪里。说出口的是对故土的眷恋与不舍,藏在心里的则是对搬迁的未知与不安。刘恭利书记意识到,走进村民的心里,是搬迁工作的第一步,从此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的贵州大地上多了一个栉风沐雨的身影。刘恭利书记带队走遍全村,晓以利害劝说,逐一解决困难,还带着村民们去看新居,直观地了解搬迁的好处。在她的努力和带领下,坡头村的村民们终于搬出了大山,住上了新家。

  观影结束,回味良久,自己又去搜索了影片中出现的一名名第一书记:王秋婷、曾红梅、王路、黄文秀、冯永成、文伟红、刘恭利、曾翙翔、胡小明、王新杰、龙俊......一一学习他们的事迹。现在写下这篇文字,无意中再看到电影宣传海报,才发现其中的内涵是如此丰富:连绵的大地群山上有人推着板车走在陡峭的山路上,帮助群众异地搬迁;有人倾力扶起成片倒伏的作物,为了人民和国家的丰收奋战在一线;有人在大山深处建立校园,在孩子的敬礼注视中升起五星红旗;有人在高原悬壁放牧羊群,眺望未来幸福的致富生活......正是这片充满奉献与牺牲的大地,才托举起了那轮冉冉升起的红日。红日慷慨的挥洒自己的光芒,温暖这大地上的人们,也为大地尽头连绵的坟茔披上金辉,那一座座墓碑,好似一座座丰碑!向奋战在扶贫一线的数百万名村镇干部致敬!向奋战在扶贫一线的三百多万名驻村干部致敬!向牺牲在扶贫一线的一千八百余名的驻村干部致敬!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2

  自10月开始关注、11月23日拟定档、12月3日正式上映,直至今日(12月7日)与工作队同事一起观看,也圆了我这小小的心愿。

  “真实”

  真实是该片的最大看点之一。这是一部新闻与电影的碰撞与交融的作品,朴实的叙事风格、真诚细腻的情感表达,无不将脱贫攻坚时期驻村干部这支队伍表现地淋漓尽致!片中的四个真实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致敬他们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魄力,我将以他们为榜样,致力于乡村振兴!

  “忘我”

  “村里每一个老乡都认识胡小明书记,但是当他来到病床母亲前的时候,老妈妈不知道他是谁了……”这幅场景让我当场落泪。刘恭利谈到家人时满是愧疚,每次回家后女儿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时候走。他们身为第一书记,同时也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但面对无数需要他们的村民,他们舍弃和家人的团聚,日日夜夜奔走在山村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把爱与希望带给每一个村民,却忘记照顾自己,面对家人也满是愧疚。

  “永存”

  “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电影临近结尾,泪水却早已模糊了双眼,心中五味杂陈……,写至此处,泪水又夺眶而出。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伟大的价值和意义,致敬!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3

  按照县基层办的通知要求,9月12日晚上10点,收看了广西卫视《第一书记》栏目拍摄的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派驻我市三江县良口乡产口村第一书记罗良鸿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专题片。

  片中讲述了十岁女娃没有娘,错把奶奶喊作妈的侗家女孩石欣颜,出生38天母亲改嫁他乡,与奶奶相依为命。家穷偏无顶梁柱,姐弟有泪不轻弹的姐弟李愿娥、李愿恒,因父亲去世早,母亲身患重病,靠残疾伯父支撑一家生活的感人事迹。

  作为第一书记罗良鸿,为了改变山区贫穷面貌,想方设法带领广大村民发展稻田养鱼、种植茶叶、侗绣等项目,来增加群众经济收入,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但由于扶贫项目缺乏资金和技术,也是纸上谈兵。借助广西卫视《第一书记》这个平台,事迹播出后,得到了相关单位及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三个贫困小孩得到了共计10.7425万元的爱心款,扶贫项目得到了151.97万元的爱心启动资金。在这些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关爱和支持下,让石欣颜、李愿娥、李愿恒等3个贫困村小孩改变了生活,实现读书梦;使该村的稻田养鱼、种植茶叶、侗绣等扶贫项目得以顺利开发,实现广大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指日可待。

  看完该期节目后,同样作为一名贫困村第一书记,感同身受,在被事迹感动的同时,也有所启发。

  首先,扶贫要先扶人。广大村民祖祖辈辈、世袭沿下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陈旧思想观念、参差不齐的人文素质等因素,要想在短期内得到转变,是不切实际的,只有通过政府引导感化,驻村干部深入农户示范带头,加强生产生活技能的培训,尊重群众的意愿,在扶贫项目的开发、设计、实施、管理上,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在得到更多实惠的同时,逐步转变和提高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开拓意识,变输血为造血。

  其次,扶贫项目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受地理气候、土壤、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在开发扶贫项目的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在制定一些扶贫政策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多方因素,科学论证,不能搞一言堂,要因地施策。只有这样,才能让扶贫项目得以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再次,扶贫项目需要后盾单位、职能部门、社会资源的共同支持和参与。要想改变贫困村面貌,早日脱贫致富。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村情民意,制定扶贫计划的基础上,作为后盾单位要把扶贫工作列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在资金、技术、协调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作为相关职能部门,要大力配合,给予扶贫政策、信息、项目、专项资金、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协调和参与。作为社会资源,要充分利用一些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资源,让他们共同参与和支持扶贫项目的开发。

  只有充分借助社会资源,后盾单位、职能部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三方共同参与,全社会共同关注,才能有效推进扶贫项目的实施。广大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才得以早日实现。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宣部认真贯彻落实学习英雄模范、争当时代楷模重要指示精神,在重大时间节点,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广泛开展时代楷模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唱响新时代英雄赞歌,让时代楷模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时代标杆,构建起定位精准、多方配合、社会联动的重大典型发布流程,形成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媒体传播矩阵,持续用榜样的力量、楷模的风范带动全社会见贤思齐、积极向上、奋发进取。之前已推出_位时代楷模先进个人或优秀集体,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是第_个时代楷模。这也是对广大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的激励。

  向时代楷模学习,牢牢把握精准。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援宁干部深入推进精准政策,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要求,扎实做好了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精准扶贫重点工作。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到点上扶到根上。

  向时代楷模学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援宁干部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意识,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各级党员干部要改进帮扶方式,多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帮扶项目实施,提倡多劳多得,不要包办代替和简单发钱发物。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先进事迹,牢牢把握精准方略,注重贫困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必将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5

  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铁蹄马。蒙古马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造就了耐寒、耐旱、耐力强的特殊属性,在风霜雪雨的大草原上,不畏艰辛、纵横驰骋、屡建奇功,铸就了蒙古马独特的品格和精神。因而衍生出的蒙古马精神,经过历史的沉淀与实践的熔铸,融入边疆各族人民的血脉,成为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重要精神源泉与纽带。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在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关键时期,这场特殊的两会承载着不平凡的意义。弘扬蒙古马精神,是时代之需,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

  铁蹄马精神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蒙古马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具有超强的耐力,特别擅长艰苦跋涉。当前,脱贫攻坚战进入深水期。船到中流浪更急,啃下脱贫最后的硬骨头就要弘扬蒙古马不畏寒暑、不惧艰险,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穿沙漠过雪原,驰骋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创造一个又一个传奇的精神,拿出钉钉子的韧劲,一锤接着一锤敲,认真落实五个一批扶贫政策,延伸产业链,拓展致富链,既要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又要防止脱贫人口因病返贫因学返贫因灾返贫等。以铁蹄马精神保障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最难一公里。

  铁蹄马精神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往直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减少到2019年的551万,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0.6%一连串数字背后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实干、苦干创造出的减贫奇迹。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要将551万变为0;将0.6%变为0的任务还异常艰巨。唯有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铁蹄马精神勇往直前,想法设法,不惜一切代价打赢脱贫攻坚的硬战。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技术,要持续推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化,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案、一人一招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激发乡村活力,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调推进。

  铁蹄马精神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恪尽职守。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而干部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唯有发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蒙古马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促进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显,不断满足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要坚决杜绝扶贫路上的形式主义,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始终把群众关切、群众期盼、群众意愿放在第一位,从实际出发,通过电商扶贫直播带货等新技术,将有限的资源、资金限度用到扶贫脱贫工作中,不搞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铁蹄马精神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最终如期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的目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ygwzw.com/read-30341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阳光喔作文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阳光喔作文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